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法学名家点评2011年中国法制10大热点
作者:记者 郑钰飞 李凌鹏 杨…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点击数2088  更新时间:2011-02-22 15:57:16  文章录入:hxs  责任编辑:hxs

    2011年过去了,这一年,中国发生很多法制案件、事件或立法,推动、见证着中国的司法进程。成都商报梳理出2011年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并产生影响的10大法制热点,并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等中国法学名家,就这些热点案例进行点评,以期让读者看到,在法治进程中这一年有什么进步、留下了哪些思考,还有什么需要完善。

   1 药家鑫、李昌奎死刑案   使司法机关更理性面对公众认识的现状   事件:大学生药家鑫在撞人后害怕被认出担责,持刀杀死被撞路人。最后,药家鑫被判死刑。云南男子李昌奎强奸邻家女孩并杀死女孩及其弟弟被判死刑,后被云南高院改判死缓。最终,李昌奎被云南高院再审再次改判死刑。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法学界是希望减少、限制甚至废除死刑的,但普通民众主张“杀人者死”的报应观念普遍存在。这两个案件使司法机关更理性面对中国社会公众认识的现状。关于药家鑫案,喊杀的声音较多,李昌奎案出来后,也有声音认为药家鑫不杀也可以。这表现出死刑在国人观念中的积极变化。这个变化可说为司法者在死刑案件中贯彻少杀、慎杀死刑政策奠定了民意基础。  

 2 醉驾入刑   回应民意和风险社会时代的反映   事件: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关于“醉驾入刑”的条款,被称为史上最严“酒驾新政”。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醉驾入刑后,民众对醉驾的危害性,法律后果,都认识得更清楚了,这是好的立法,是刑法回应民意和风险社会时代的反映,应该认真贯彻,认真落实。  

 3 许云鹤扶老案   如果真相无法查清美德应该鼓励   事件:天津车主许云鹤停车扶老太,老太指控许云鹤撞人,法院判决许云鹤赔偿10万元。二审中,许云鹤坚称自己并没撞到老太,是做好事,扶老人;而老太则坚称就是许云鹤撞的她。案件真相扑朔迷离,引发社会大讨论。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舆论对许云鹤一片同情声而对老太一片指责,但同情的前提是查清真相,究竟是撞人还是做好事。没有了这个前提,那么所有的同情和指责都丧失了依据。真相比情绪更重要。当然,如果真相无法查清的话,美德应该鼓励、引导,这就是法律的社会效果。  

 4 律师涉嫌伪证案   唤起了人们对诉讼体制的思考   事件:因在北海裴金德故意杀人案中做无罪辩护,杨在新等4名北海律师被当地警方抓走,后来杨在新因涉嫌辩护人妨碍作证罪被逮捕。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公检法和律师都是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四者之间相互制约,才能便于查明真相,确保司法公正。北海律师案的意义在于唤起了人们对诉讼体制的思考。  

 5 天价过路费案   金额的骤降影响的是对司法的信任   事件:许昌农民时军锋以假军车车牌偷逃过路费368万元,被判犯诈骗罪,被判无期。案件判决后,引发各界普遍关注。此后,此案再审,偷逃过路费金额降至49万元,刑期也缩短至有期徒刑7年。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教授舒洪水:收费的垄断性色彩和368万的天价加在一起,不仅激起了公众对公路收费的反思,也让时军锋兄弟成为舆论同情的对象。在公众的一片质疑声中,偷逃过路费金额的骤降,影响的不仅是时军锋兄弟的刑期,更是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6 微博第一案   行使权利不能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利   事件:微博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金山公司状告周鸿祎微博侵权案,被称为中国“微博第一案”。在该案的二审判决书中这样写道:“个人微博作为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为实现我国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平台”。   西北政法大学褚宸舸博士:本案是网络时代下言论自由和名誉权冲突的典型案例。司法机关对微博言论侵权的认定标准予以从宽掌握,以鼓励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这当然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也应该明确,微博言论也不能肆无忌惮,每个人行使权利不能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利,也不应当损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7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婚前定协议,免得以后打官司   事件:“父母给儿子买的房,儿媳没份”、“要想结婚,先在房产证上加个名”……2011年8月13日,最高法院出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该司法解释对房产的过分关注,让不少民众大呼物化的婚姻正面对法律的算计。   中国婚姻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伟教授:这次司法解释有一个正面作用,就是让人制定婚前协议,免得以后在法院打官司麻烦。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此次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几个不好的导向。该司法解释过分强调法官断案的可操作性,过分强调与物权法的衔接,过分强调登记的效力;而忽视了婚姻家庭关系中和谐、公平、互助、友爱的特殊性。在婚姻中,讲的是双方都要付出和贡献,不是双方都要争权。  

 8 李阳家暴   家暴主要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事件:2011年8月30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美籍妻子李金实施的家庭暴力经微博传播后曝光于大众传媒。“家庭暴力”问题再次被民众聚焦。   中国婚姻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伟教授:对于家暴,主要还是一个观念问题,中国的传统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家庭暴力大多是一个容忍,甚至认为不是一个什么事,老百姓称床前打床尾和。而我们应该对家庭暴力实行零容忍,任何人都对他人有个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经过一些努力,现在有三十几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反家庭暴力条例,全国性反家庭暴力法目前已经处于立法论证阶段。  

 9 刑诉法修改   二审稿比一审稿进步   事件:明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但又保留如实供述义务,加强人权保障但又增设窃听、技术侦查等侦查手段,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一片“倒退”与“前进”的争议声中进行。   西北政法大学魏红副教授:最近公布的刑诉法二审稿,明显比之前的一审稿更进步,如争议比较大的技术侦查,也作了更严格限制。今年的刑诉法修改亮点包括,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等,同时也增加了律师的阅卷权利。  

 10 个人所得税法   回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原始功能   事件: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统计显示,新的个税法实施后,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将由此前的28%下降到约7.7%,有大约6000万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戴芳副教授、博士:此次修改意味着个人所得税法在逐渐实现其“调节收入分配”这一原始功能和终极目标,也意味着个人所得税法将逐步完善。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也释放出我国政府减税的信号,结构性减税已经拉开了大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