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法学名家点评2011年中国法制10大热点 |
作者:记者 郑钰飞 李凌鹏 杨…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点击数2088 更新时间:2011-02-22 15:57:16 文章录入:hxs 责任编辑:hxs |
|
2011年过去了,这一年,中国发生很多法制案件、事件或立法,推动、见证着中国的司法进程。成都商报梳理出2011年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并产生影响的10大法制热点,并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等中国法学名家,就这些热点案例进行点评,以期让读者看到,在法治进程中这一年有什么进步、留下了哪些思考,还有什么需要完善。 1 药家鑫、李昌奎死刑案 使司法机关更理性面对公众认识的现状 事件:大学生药家鑫在撞人后害怕被认出担责,持刀杀死被撞路人。最后,药家鑫被判死刑。云南男子李昌奎强奸邻家女孩并杀死女孩及其弟弟被判死刑,后被云南高院改判死缓。最终,李昌奎被云南高院再审再次改判死刑。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法学界是希望减少、限制甚至废除死刑的,但普通民众主张“杀人者死”的报应观念普遍存在。这两个案件使司法机关更理性面对中国社会公众认识的现状。关于药家鑫案,喊杀的声音较多,李昌奎案出来后,也有声音认为药家鑫不杀也可以。这表现出死刑在国人观念中的积极变化。这个变化可说为司法者在死刑案件中贯彻少杀、慎杀死刑政策奠定了民意基础。 2 醉驾入刑 回应民意和风险社会时代的反映 事件: 3 许云鹤扶老案 如果真相无法查清美德应该鼓励 事件:天津车主许云鹤停车扶老太,老太指控许云鹤撞人,法院判决许云鹤赔偿10万元。二审中,许云鹤坚称自己并没撞到老太,是做好事,扶老人;而老太则坚称就是许云鹤撞的她。案件真相扑朔迷离,引发社会大讨论。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舆论对许云鹤一片同情声而对老太一片指责,但同情的前提是查清真相,究竟是撞人还是做好事。没有了这个前提,那么所有的同情和指责都丧失了依据。真相比情绪更重要。当然,如果真相无法查清的话,美德应该鼓励、引导,这就是法律的社会效果。 4 律师涉嫌伪证案 唤起了人们对诉讼体制的思考 事件:因在北海裴金德故意杀人案中做无罪辩护,杨在新等4名北海律师被当地警方抓走,后来杨在新因涉嫌辩护人妨碍作证罪被逮捕。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公检法和律师都是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四者之间相互制约,才能便于查明真相,确保司法公正。北海律师案的意义在于唤起了人们对诉讼体制的思考。 5 天价过路费案 金额的骤降影响的是对司法的信任 事件:许昌农民时军锋以假军车车牌偷逃过路费368万元,被判犯诈骗罪,被判无期。案件判决后,引发各界普遍关注。此后,此案再审,偷逃过路费金额降至49万元,刑期也缩短至有期徒刑7年。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教授舒洪水:收费的垄断性色彩和368万的天价加在一起,不仅激起了公众对公路收费的反思,也让时军锋兄弟成为舆论同情的对象。在公众的一片质疑声中,偷逃过路费金额的骤降,影响的不仅是时军锋兄弟的刑期,更是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6 微博第一案 行使权利不能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利 事件:微博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金山公司状告周鸿祎微博侵权案,被称为中国“微博第一案”。在该案的二审判决书中这样写道:“个人微博作为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为实现我国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平台”。 西北政法大学 7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婚前定协议,免得以后打官司 事件:“父母给儿子买的房,儿媳没份”、“要想结婚,先在房产证上加个名”…… 8 李阳家暴 家暴主要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事件: 9 刑诉法修改 二审稿比一审稿进步 事件:明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但又保留如实供述义务,加强人权保障但又增设窃听、技术侦查等侦查手段,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一片“倒退”与“前进”的争议声中进行。 西北政法大学 10 个人所得税法 回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原始功能 事件: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